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生实践 >> 正文
每周一文之四十四:倾听,古代的音韵(周心怡)
发布时间:2015-10-27       发布者:2015-10-27       浏览次数:

姓名:周心怡

性别:女

学院:文学院

专业:汉语言文学

班级:2015级4班

学号:201531010405

自我介绍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也。”心旷神怡的首和尾构成了我的名字。我是周心怡,不耀眼,却渴望绽放光彩。

倾听,古代的音韵

笛声幽幽,古琴铮铮,伴随古代音律的响起,瑰丽的古代乐史一一浮现在我们眼前。

——题记

战鼓擂响。长矛、弓箭在铠甲之间穿梭。

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冲锋的号角,战鼓的激昂奏响的是生命与忠诚的祭奠。听!战马在嘶叫,战车在吱吱作响,将士们在呐喊!“古来征战几人回,”战士们的鲜血与战场上荡气回肠的战歌共同谱写成沙场上的乐章。

高山流水。古琴、清酒在文人墨客之间流淌。

文人以文会友,以酒激发灵感,但最终他们自我的释放确实通过丝弦乐器。十指交替,方寸之间,文人将失意、惆怅、痛苦和欢乐透过音律展现出来。《广陵散》抒发嵇康的雄心壮志;《高山流水》遇知音,知己一世只一人。无音律不成文。

最初孔子教学时常备古琴,让弟子在音韵熏陶之下修身养性。千百年来,音律成了文人调节情感的最好调剂。

然而在古代,不只有男子精通音律。闺房之中,女子的乐章更为精妙。

回首却嗅青梅的少女,将自己未成形的爱恋晦涩地谱成琴曲;盼望归人的妻子,将自己的思念编织成吱吱呀呀的梭歌,飞梭编成密不透风的网,网住夜无眠的游子;保守沧桑的老妇人,将半生的遗憾,化作呕哑嘲哳,消逝在风里。

女人的一生都活在音韵之中,从青涩到暮年,从希冀到无奈,所有的情感都是音符。在那个封闭的年代,只有音乐能带给她们片刻的自由。《琵琶行》中的无双歌姬,因音乐而惊艳,而煽情。女子以音乐为生,在音律中她们舞动着,忘却所有地活着。

现在,大街小巷中到处充斥着摇滚的、电子的、躁动的音乐。人们在热闹中、喧哗中迷失,盲目的兴奋和欢乐,得到的是片刻的欢愉和长久的空虚。是时候回归我们的最初了。当琴丝拨动,钟声铭铭作响的一刻,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内心真正的宁静。

间关莺语,笛声幽幽。琴声铮铮,梅花三弄。请用心去倾听,古代不可复制的音韵。


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2011 太阳集团0638官方网站文学院

地址: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 邮 编:136000 联系电话:0434-32916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