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系设置 | 管理机构 | 建言献策 | 院长信箱
高中版

学生习作

新材料作文“农夫的故事”导写及示例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19-08-05 07:58:22  浏览:
【文题展示】
  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 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农夫出资买下了一片农场,不久,他便发现自己吃亏上当了:这是一块既不适合种植果树,也不适合放牧的贫瘠山坡地。它除了拥有用途不大的白杨树之外,就是漫山遍野令人望而生畏的响尾蛇。农夫在“痛定”之后,决定把这块贫瘠山坡地的价值充分利用起来,将其建设成响尾蛇的生产基地。他有计划地捕捉、养殖响尾蛇,从中提取蛇毒,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制药,还把响尾蛇的肉做成罐头,销往各地。仅仅几年,生意越做越大,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,每年到他的农场来考察、参观的多达几万人次。
  要求: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,选好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少于800字。
 
【审题提示】
  材料寓意丰富,具有很强的思辨性。阅读故事,我们会发现农夫的处境有了明显的变化,由吃亏受骗变成了生意兴隆。由果溯因,农夫没有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无用的痛苦之中,没有被“木已成舟”的损失击垮,而是想方设法把眼前的不利因素巧妙地转化为有利因素,并创造性地从中获得利润。在整个故事中,我们还可以看到农夫具有独到的眼光,并不懈地努力。农夫没有被常规思维局限住,而是逆向思考,打破常规,充分发挥贫瘠山坡地的作用,把漫山遍野令人望而生畏的响尾蛇变成了致富的资源。
  参考立意:(1)与其沉浸在痛苦之中,不如寻求破解之法;(2)打破常规,勇于突破;(3)逆向思维(换个角度思考),柳暗花明;(4)善于变通,铸就成功;(5)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;(6)因地制宜,合理发展。


【学生佳作一】
直面痛苦 绝处逢生
界首市第一中学  侯杨梅

  美国一个农夫,出资买下一片农场,然而买到的却是一块漫山遍野都是响尾蛇的贫瘠山坡地。他“痛定”后,积极行动,充分利用贫瘠山坡地的价值,决心打好这副“烂牌”。农夫最终成功了,这一切令人深思。敢于直面痛苦,发奋努力,才能绝处逢生。
  鲁迅说:“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”敢于直面痛苦,知难而进,才能铸就辉煌,彪炳史册。“盖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《兵法》修列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《孤愤》;《诗》三百篇,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。”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历尽磨难而奋发有为,他们直面痛苦,绝地反击,留下了千古绝唱。人生之航,险象环生;人生之旅,布满荆棘。但风雨过后,才会有迷人的彩虹!
  高尔基说:“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。” 敢于直面痛苦,迎难而上,才能成就人生,完善自我。人生的痛苦和挫折总是存在的,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痛苦之于海伦·凯勒,是再也不能看到世间万物;痛苦之于贝多芬,是再也听不到声音;痛苦之于霍金,是做任何事情都受到限制。但是他们直面痛苦,与命运抗争。海伦·凯勒认为“信心是命运的主宰”,她在无光的世界里完成了14本著作;贝多芬“扼住命运的咽喉”,成就“交响乐之王”的美誉;霍金笃信“活着就有希望”,写出了令人惊叹的《时间简史》。逆境打败弱者,而造就强者;逆境压不垮强者,只会使强者更加坚强。
  “感动中国”组委会盛赞塞罕坝林场建设者:“高志局四海,万载垂清风。”敢于直面痛苦,敢于亮剑,才能成就伟业,创造奇迹。如今的塞罕坝松树挺立,林海茫茫。人们很难想象,半个多世纪前,这里还是荒僻苦寒之地。当时林场建设者吃黑莜面、喝冰雪水、住马架子、睡地窨子,顶风冒雪,垦荒植树。他们直面痛苦,不畏艰难,愈挫愈勇,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、蔓延。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坚持植树造林,建设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,森林覆盖率达到80%。塞罕坝人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,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,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。
  孟子曰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
  痛苦,是锤炼强者钢铁意志的熔炉,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。
  在命运面前,强者和弱者的区别仅仅是:强者因为不屈而抗争,弱者因为屈服而束手。
  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,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。勇做生活的强者,像农夫那样直面痛苦,积极抗争,定能绝处逢生,绽放生命的异彩!

【评点】
  本文最大的亮点便是旁征博引,气势十足。鲁迅等人的名言引领分论点,使文章层次清晰;司马迁、贝多芬等人的例证贯串古今中外,极具典型性。文末强者和弱者的对比不仅总括上文,更使论点有力地凸显出来。

【学生佳作二】
成功就在思维转弯处
界首市第一中学  郭婷婷

  农夫转变思维方式,因地制宜,合理开发,把一片看似毫无用处的农场变为了宝地。当常规的大门紧闭时,当惯性思维束手无策时,不妨转变思维,也许“柳暗花明”的惊喜就在下一个路口。
  世事复杂多变,成功需要我们转变思维,多多变通。思维改变心态,心态不同,对生活的感悟也不同。百花凋落,给人带来的是“零落成泥碾作尘”的感伤,但也有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慰藉;雪后天气奇寒,“天涯霜雪霁寒宵”留给人们的是凄凉寒怆的冷寂,但也有“瑞雪兆丰年”的希望;面对朵朵晚霞,有人发出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的无奈,但也有人表现出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的豁达。
  做人做事思路不同,结局迥异。春秋时的范蠡,做官可以辅佐越王成就霸业,经商可以富可敌国,而跟他一起为官的文种却落到被越王赐死的境地;汉高祖刘邦,从一个人们眼中的流氓,成为一代帝王,而一代名将项燕的后人项羽,却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;三国时期的诸葛亮,可以“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”,而杨修却落得个“动摇军心,斩首示众”的下场。这些历史名人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差距,甚至成功者的条件还不如失败者好,由于做人做事的思路不同,他们的结局也就不一样。所以,思路决定出路。
  做人做事转变思维,成就辉煌。陶万林带领一群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树,困难重重。这里年降水量仅为56毫米,蒸发量却高达2300毫米以上,浇不上水的话,树苗几天就会变成干柴。陶万林摒弃传统植树方法,转变思维,引入滴灌技术。在树与树之间的沙子里,隐约可见一排排黑色滴灌管线,一直延伸向沙漠深处。如今这里的杨树已郁郁葱葱,油亮的叶子在风中翻飞。建设绿色屏障,陶万林创造了在沙漠中种树成活率大大提升的奇迹。
  做人做事转变思维,豁然开朗。《庄子》有云:“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也。” 许多人思维僵化,急功近利,只看到事物眼前的“无用”,却不见将来的“有用”,不知“无用之大用”。弯树是无法作为木料的“无用”之材,但弯树往往能长期保留下来,最后成为古树,因为稀有,又成了“有用”之材。转变思维,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,会突然明白和领悟很多道理。     
  贝尔说:“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,潜入森林,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。”有这样一个故事:从前有位国王有洁癖,害怕自己的鞋底沾上泥土,于是命令大臣把整个国家的道路都用布盖上。大臣向国王痛陈弊端,说这样做弄不好会亡国。国王大怒,将大臣处死,又派另一个大臣来办此事。结果这个大臣很容易就解决了问题——用布给国王做了一副鞋套。后一个大臣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思维从路转到国王的脚上,天大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。
  莎士比亚说:“别让你的思想变成你的囚徒。”转变思维,才能发现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的机遇;才能运用“山不来就我,我便去就山”的智慧;才能领略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的美景。
  让思维转弯,是一种大智慧。有了这种智慧,四两可以拨千斤,被动可以变主动,弱小可以战胜强大。成功就在思维转弯处。

【评点】
  本文围绕材料的内涵立意,有力论证了转换思维之于人生的重要性。例证选取别具匠心,既有诸葛亮这样的历史风云人物,也有陶万林这样的时代楷模,结合庄子等人的名言,使论证一气呵成,论点极具说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