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系设置 | 管理机构 | 建言献策 | 院长信箱
初中版

学生习作

弘扬民族文化,感受传统佳节——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“语言要连贯”写作指导

发布者:  时间:2018-12-19 15:24:18  浏览:
 【聚光灯·文题呈现】
    每逢节日来临,人们欢声笑语,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,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。以“节日”为话题,写一篇作文。不少于500字。
    提示:
    1.选一个具体的节日,可以是春节、端午节,也可以是国庆节、劳动节,还可以是其他节日。
    2.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,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,并表达你的感受。
    3.注意使句子顺序合理,衔接自然,前后连贯。

【协奏曲·拨云见日】
    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,注意上下句的联系、衔接与呼应,做到话题统一,句序合理,衔接和呼应自然。那么如何做到连贯呢?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着手:
    一、抓写作的顺序
    首先,抓时间顺序。在记叙文中,时间顺序是我们调整句子顺序的依据。比如:记叙行踪和事件、操作顺序的段落,句子往往按内容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。
    其次,抓空间顺序和方位顺序。在说明事物结构、活动地点等内容时常用到空间或方位顺序,这是我们调整句序的依据之一。
    第三,抓逻辑顺序。这主要表现在议论和事理说明性段落中。逻辑顺序比较复杂,常见的有总说和分说、由现象到本质、具体到一般、主要到次要、由轻到重、由因到果、认识事物的规律,此外还有递进、转折、条件、假设等。
    二、抓指示的代词
    我们在表述意思时,前面出现了某个内容的句子,到了后面又需要出现;出现了又显得重复,只有省略;省略了又显得句子不连贯,于是用代词代替需要重复出现的内容,既避免了重复,又避免了句子不连贯。
    三、抓故设的问句
    问句有多种,一般疑问句往往起引出话题的作用;反问句又往往承前发问,引人思索;设问句有问就有答。根据问句的这一特点可以确定某些句子的顺序。
    四、抓呼应的词句
    句中的一段话,往往上句说了某个内容,下句还要用词句提到该内容,承接上句表述,使内容清楚完整,因此,在确定句子顺序时,可以把句中呼应的词语作为依据。
    五、抓有特点的句式
    句子衔接连贯通常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句式结构上的衔接,还有一种是句子语气上的衔接。比如:主动句、被动句、把字句、对偶句、排比句,递进、选择、转折、因果等是句式结构上的依据;陈述句、感叹句、祈使句、反问句等是句子语气上的依据。这都是我们写作时要注意的方面。

【好声音·名作引路】
端午日
沈从文
 
    端午日,当地妇女、小孩子,莫不穿了新衣,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。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。
    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,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。把饭吃过后,在城里住家的,莫不倒锁了门,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。河街有熟人的,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,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。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做起点,税关前做终点,做比赛竞争。因为这一天军官、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,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。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,分组分帮,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、手脚伶俐的小伙子,在潭中练习进退。船只的形式,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,形体一律又长又狭,两头高高翘起,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,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的洞穴里,要用它时,拖下水去。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,一个带头的,一个鼓手,一个锣手。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,随着鼓声缓促为节拍,把船向前划去。坐在船头上,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,手上拿两支小令旗,左右挥动,指挥船只的进退。擂鼓打锣的,多坐在船只的中部,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当当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,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。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,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,鼓声如雷鸣,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,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。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,必可在税关前领赏,一匹红布,一块小银牌,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,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。好事的军人,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,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。
    赛船过后,城中的戍军长官,为了与民同乐,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,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,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,放入河中,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。不拘谁把鸭子捉到,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。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,水面各处是鸭子,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。
    船与船的竞赛,人与鸭子的竞赛,直到天晚方能完事。

【感悟借鉴】
    《端午日》是一篇文字质朴、感情浓烈的节日短文。全文以时间为顺序,详略得当地描写了端午日这天人们赛龙舟和赶鸭子的欢快场面,展示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,表现出奋发向上、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。
    文章结构严谨,层次分明。作者以“端午日”为线索,主要写了河边看划船、河上赛龙船和胜利者领赏三个场面。这三个场面又是按照赛龙船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,语言流畅连贯,脉络清楚,条理分明。结尾简洁明了,余音绕梁,寥寥数字却给人留下了无限的依恋。

【闪光灯·我型我秀】
快乐的元宵节
李梦瑶

    我的家乡在湖北,在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语那就是“年小月半大”,意思是元宵节这天比过年还重要。今年的正月十五,我们就度过了一个特殊而热闹的元宵节。
    今年春节,远在北京的舅舅一家来我家过年,大家过得非常愉快。正月初八,舅舅和舅妈因公务在身,不得不回北京上班。由于表妹还没有开学,就和外公外婆一起留下来了。
    上午,爸爸带着我和表妹到东湖公园游玩,我们先是在东湖划船,由于风大浪高,表妹害怕掉到湖里,于是我们上岸游园,不久我们就发现有很多人在放风筝,于是就央求爸爸给我们买风筝,爸爸也非常支持,立马就带我们去买了风筝。卖风筝的摊位上挂满了风筝:有天上飞的老鹰和蜻蜓;有水中游的小鱼和龙虾;还有地上跑的小狗和大马……而我们最喜欢的是那只花蝴蝶,于是就决定买了一个。刚开始放时,风很小,我拉着线飞快地在草地上跑,表妹在我后面高兴地喊着“加油”,可是风筝飞到一半就掉下来了。好不容易来了一股大风,借着风力我将风筝送上了蔚蓝的天空,我们快乐地跳着叫着:“风筝飞起来了,飞起来了!”我们跑得满头都是汗,一点儿也没感觉到累。
    快到中午了,我们回了家,看见妈妈正在包汤圆,于是我和表妹也学着妈妈的样子,从揉好的汤圆面中扯出一坨,把它放在手心搓成圆形,在圆形上按一个洞,把汤圆馅放进去,封住口,最后再放到手心上搓一搓。一个可爱的汤圆就完成了。看看我们包的汤圆真是奇形怪状,有的皮厚馅少,有的皮薄馅多,有的还故意弄两个小耳朵,自己看着就觉得好笑。妈妈一点也没有责怪,而是把那些怪汤圆和她包的汤圆一起放到蒸锅里蒸。不久汤圆熟了,我们吃着自己包的汤圆,心里感到非常惬意,吃着也觉得非常香。
    下午三点,小区的移动公司挂上各样喜庆的灯笼,宫灯、兽头灯、走马灯、花卉灯……到处人声鼎沸、花团锦簇、五光十色。在每个灯笼下面都贴着灯谜。我和表妹畅游其间,仿佛来到了《红楼梦》中的大观园,赏灯的人很多,可是猜灯谜的人却寥寥无几。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,我于是翻看了一个比较容易的灯谜:话说西晋(猜一历史人物)。我记得西晋的皇帝姓司马,话说西晋那就是谈司马,于是我想肯定是与写《史记》的汉代司马迁有关,他的父亲不正是司马谈吗?当我亮出我的答案时,主持人当场就表扬了我,还给我发了一个纪念品——小保温杯。表妹见我旗开得胜,也不甘落后,她环场走了一遭,发现了一个灯谜:空中人字飞行,遵守纪律严明,春天飞到北方,秋天江南过冬(打一动物)。她说出了答案“大雁”,非常正确,也领到了一个保温杯。我们高兴得欢呼起来。
    晚餐时间到了,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灯谜会,当我们吃团圆饭时,元宵晚会又开始了。于是我们一边吃,一边看,那欢乐的笑声从屋里传到了屋外,从地上传到天上,一直飘到那圆圆的明月周围,共庆这美好的元宵节。

【可圈可点】
    本文描写了作者在元宵节的所见所闻,采用“总分”的结构,按照时间顺序写出元宵节的几项活动:游东湖、放风筝、做汤圆、吃汤圆、逛灯会、猜灯谜、看元宵晚会等。行文流畅,叙事清楚,字里行间都有一个“乐”字在流动。
【再上层楼】
    本文在结尾时略显仓促,将欢乐的笑声飘到月亮的周围有些牵强附会。建议将元宵晚会写详细些,与前面的活动并重,结尾再另起一段,构成一个“总分总”的结构,这样更能突出语言的连贯性。